一,关于复试
复试是什么?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研复试是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各招生单位对达到国家线或院校线的考生进行的第二轮选拔。一般在3-4月份进行。
复试形式
不同学校的考察形式还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 专业课笔试:检验考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掌握程度。
- 专业课面试:检验考生对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 英语能力测试:中英文自我介绍、英文问答等。检验考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般英文自我介绍后就是英语问答)。
- 综合测试:中文形式,可能和专业课面试一起进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包括不限于毕业设计,个人事迹以及谈吐举止等,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
复试成绩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院校初试总成绩与复试总成绩的加权方式、复试总成绩的分值构成可能不同,需要具体学校具体分析,这些一般在报考院校的研招网官网上面往届的复试通知中都可以找到。
考研总成绩的计算:
首先是考研总成绩,由于每个学校初复试占比不同,常见的是”初试总成绩*60%+复试总成绩*40%“或者“初试总成绩50% +复试总成绩*50%”。
复试总成绩的计算:
复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综合面试成绩×面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成绩权重
三者之间的权重:一般笔试的权重为60%,面试的权重为30%,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10%(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是学校自行规定的,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面试占50%。)。这对于一直以来都以纸笔+应试考试为主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
复试的流程
复试流程各大高校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注意留意学校的复试通知),复试时间一般是两天左右。
其中面试流程一般为:面试组织→抽签入场→面试答题→随机提问→考生退场→评分考核
面试可能会不在同一个考场,因为面试问题一般包括中文的面试问题、英文的面试问题,所以有些院校会分开专门的考场。有抽签答题,随机提问的可能,这些都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答题思维、逻辑能力。
二,如何准备复试?
1. 全局考虑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信息的搜集在整个考研过程中都很重要。复试过程中更是这样,一方面,复试的准备时间相比初试大大缩短,时间越短,意味着试错的成本越大,越要目标明确,计划得当。
另一方面,虽然初试的时候,我们的竞争人数更多,但其中不乏陪跑者,到了复试,竞争者的整体实力更强,一定不能轻敌,不能懈怠,要全力以赴准备。
首先是对分数的预估,一般在2月下旬,初试成绩会陆续公布,即使没有公布,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答题情况估分。
- 如果高出国家线很多,就可以专心准备目标院校的复试。
- 如果刚刚过国家线,意味着后续的竞争会比较激烈,除了准备目标院校的复试,建议再备选一到二个调剂院校。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可以去看目标院校的研招网上往年的复试通知,了解复试形式、内容、分值构成,专业课的参考书和需要准备的材料等。
2. 准备复试材料
以同济大学要求的复试材料为例,每个学校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1.复试通知书(含诚信复试承诺书,请登录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网址:https://yjszs.tongji.edu.cn/,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
2. 有效居民身份证件
3. 初试准考证(中国研究生招生网下载,网址:https://yz.chsi.com.cn/)
4. 学历学位证明
(1)应届生提供注册章齐全的学生证或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或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在境外获得的学士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5. 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具体见各学院公布的复试通知)
除了规定的材料外,建议把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的证书都收集起来,如外国语水平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各类获奖证书与论文、专利等,在校获得的奖状等。
3. 专业课笔试(面试)的准备
专业课是复试中占比最多的一个考察项,分数一般占到复试总分的50%到60%,因此需要重点准备。
专业课笔试的考察方式与考研初试一致,准备工作也大致相同,首先教材是必须的,另外建议把配套的习题答案册,对应的本科期末试题,以及历年复试笔试的真题都准备好。
教材和习题册都好弄,试题和真题的话本校就问刚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要,如果有,那就完美了,没有的话就多问几个,把考察范围,考察要点统计好。外校的话可以去淘宝买,去网上搜索,总值自己想一想办法搞到手。
备考过程中除了和初试一样用心外,最好多做题多总结,深入理解知识框架,因为除了笔试,还有面试的考察,即使学校没有专业课面试,在综合面试中也可能出现对专业知识的考察。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有可能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去问,如果掌握的知识点不够扎实,加上紧张的心态,更容易导致出问题。
所以,扎实,稳固的备考专业课非常有必要。
4. 中英文自我介绍、英文问答
英语口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短时间很难速成。在面试中能做到流利且口音不那么重,基本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觉得自己的口语基础很弱,应该尽可能早一点把这一块抓起来。
首先英文的自我介绍是一定要准备的,不需要太长时间,1-3分钟就可以,这个可以写好后背熟。口语提问的问题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了,容易让人抓不住头脑。可能会问一些日常问题:
比如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本科学校、你的兴趣爱好、你的父亲/母亲?这类的。
也可能问一些学习相关的问题,如:
介绍一下你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
为什么会报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
再或者加大一点难度,问更深入的问题,如你对某个专业问题的看法,或者让你用英语解释某个专业经典理论等等。
问题这方面可以先准备日常性话题,积累专业词汇,起码保证能听会说,然后根据以往学长学姐的经验,再多多准备问的比较多的那种问题,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准备一些专业性问题。
正式复试前的每一天,都要进行专业词汇的识记和日常的听说练习。
5.定火车票/机票、酒店,踩点
线上面试可以略过~
线下面试,如果自己离报考学校比较远,建议提前预订机票/火车票,提前定个离学校近的酒店,一般复试期间的房价都非常贵,必须提前很久定房间。
在复试的前一天,最好去复试地点走一走,把时间,路线,位置都搞清楚,尤其注意复试地点,某些大学有很多校区,在一个陌生的校区内找一个房间也要花些时间的,万一把校区或者房间,楼栋搞错了,错过了复试就太可惜了。
6.心态调整
茫然:大多数同学在复试准备前期都会比较茫然,一个是担忧自己是否能过线,另一个也不知道复试该如何准备,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谁还没有过负面情绪?自己能进入复试了,说明自身的专业素质没有和别人差太多,别人能行,我也可以的,只要你坚持下去,认真复习,成功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当你收到心仪院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时,你就发现考研其实没有那么难,自己一切的努力也都是值得的!
紧张,焦虑:在复试中第一次要面对那么多的博导、硕导,第一次要英语面试,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况在正常不过了,但是要把紧张和焦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说白了面试结果只占考研总成绩中的一小部分,不要太放在心上,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更有助于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青柠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添加原文链接并注明出处